乐鱼官网入口网页版:退耕还林播雨露碧水青山映江淮

发布时间:2024-12-11 02:04:01     浏览:129

本文摘要:——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巡礼中国绿色时报10月23日报道8月22日,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山上竹林苍翠,山间溪水潺潺,丝毫看不出十几天前“莫拉克”台风肆虐过的痕迹。

——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巡礼中国绿色时报10月23日报道8月22日,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山上竹林苍翠,山间溪水潺潺,丝毫看不出十几天前“莫拉克”台风肆虐过的痕迹。“多亏山上退了耕还上了林,否则山上就得被台风褪下一层皮。”瀛洲乡林业站站长邵广春说。

宁国市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建成的河流沿岸元竹绿色长廊护岸工程林带,在抵御台风灾害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保护了西津、中津、东津3条河流沿岸的耕地和基本农田,避免了更大的自然灾害发生。灾害面前更加凸显了森林的重要性,一场台风让安徽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8年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安徽省自2002年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到2008年底,全省共完成工程面积87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3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465万亩,封山育林80万亩。

由此,提高安徽森林覆盖率约3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功实施,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极大地改善了安徽生态面貌。据对地处皖西大别山区的岳西县退耕点观测,还林2年的退耕地土壤侵蚀量比不退耕的坡耕地减少66%,比祼地减少80%,每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由原来的4240吨下降到1800吨。

皖山皖水尽显绿色效应“过去,山上一块块坡耕地就像绿衣衫上的破补丁,既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元凶,又收不上几斗粮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山上的水土被林木固定住了,下再大的雨也不会流泥汤了。”邵广春指着眼前的一座青山说。绩溪县瀛洲乡的转变是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区生态改善的缩影。

退耕还林主要是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地区,退的是15度以上坡耕地,尤其是25度以上陡坡耕地。8年来,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大规模的林草植被建设,使生态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明显减轻。泾县依托退耕还林工程,突出对青弋江沿线的绿化治理,先后造林11.9万亩,使全县生态面貌大为改观,2007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据宣城市水务局统计,通过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全市平均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50平方公里,全市范围内主要河湖的水质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水阳江年输沙量已下降为40万吨左右,比2002年降低了13%。

皖山葱郁,皖水清涟,退耕还林工程延展着无限绿意,让江淮大地尽享绿色效应。“就算国家不给补助,我们也要干!”不用种地,国家给钱粮,林权归自己……哪有这样的好事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初,全省农民的脑子里充满了问号。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发动,村干部带头参与,农民们的思想才慢慢发生转变。

直到第二年国家真的兑现了粮食补助,绝不拖欠,不打白条,老百姓的心彻底放到了肚子里。如今,安徽的农民们正一点点品尝着退耕还林的甜头:退下一亩耕地,国家给补助230元;种上一亩竹林,每年产笋最少能得三五百元,如果抚育得好,亩均效益能超过1000元。

还林一块、验收一块、登记一块,每一块地都有林权证,证明这块林地是自己的“绿色银行”。“退耕还林比种庄稼靠天吃饭划算多了。”算明白了这笔账,农民退耕还林、从事林业经营的热情空前高涨,出现了“乡乡争项目,村村要任务,人人争植树”的局面。黄山区新华乡董家湾村雷竹笋用林培育大户王富勤有20多亩退耕还林雷竹基地,通过垦复、施肥、留笋养竹、钩梢等培育措施,经济效益明显,亩均产鲜笋近400公斤,亩均效益1200元。

在他的带动下,全村400多户农民中90%以上都发展起了竹林。2007年,董家湾村成立了竹笋协会,提升了竹笋质量,鲜笋价格也由原来的每公斤三四角上升到每公斤8角左右。王富勤还和浙江两客商合作创办了“三兄弟笋业有限公司”,从事竹笋加工,产品送进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超市。有了产业带动,林农经营管理退耕还林地的积极性更高了。

在竹子之乡广德县,依托退耕还林进一步打造竹乡品牌,将竹子列为还林首选,全县退耕还林13.4万亩,新造竹林面积占七成以上。目前,全县竹林面积已达90万亩,竹产值突破12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来自竹业。宁国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效益兼优的“三竹一果”,随着山核桃、元竹等当家品种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水平的提高,林业效益凸显。2007年,全市林业产值超过23亿元,林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超过50%。

宣城市林业局局长任启平说,退耕还林不仅有效增加了森林资源,还进一步优化了林业产业结构。目前,退耕还林营造的经济林绝大部分还没有进入盛果期,经济效益只是初步的。

再过几年,这些经济林全面进入盛果期后,农民增收的幅度将更大。2007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决定现行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期满后,按每亩粮食补助资金105元、生活补助资金20元,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一个周期的补助。

“有补助当然好,就算国家不给补助,我们也要干!”王富勤说,“国家补助的是小钱,发展起自己的产业,那才是大钱!”壮大后续产业,退耕还林才能枝繁叶茂安徽省林业厅厅长韩柏泉说:“实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给林农以适当扶持固然重要,而因地制宜发展后续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才是解决农民生计和确保退耕还林成果的长久之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安徽省坚持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立足点,积极扶持和培植后续产业,通过挖掘传统企业潜力、兴办新兴产业,开发名、特、优产品,逐步形成了林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实现了资源的增值增效,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全省的木材加工企业在淮北多以杨树为主要原料;江淮丘陵和山区则多以松类为主要原料。

木竹产品加工业初步创立了一些知名品牌,如华林、皖华的中密度纤维板,天森木业系列胶合板、建筑木板、细木工板,霍山的竹胶板,宣城、黄山的食用笋,广德的竹工艺品,阜阳的柳编制品等,经果林主要优势品种板栗、茶叶、梨、枣等。此外,各地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营造了一批经济林基地。现行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期满后,除了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一个周期的直接补助外,安徽省将着重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完善基本口粮田、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等方面。林业部门将加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规划工作,把发展林业同林副产品开发加工、森林旅游、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及其他工程项目结合起来,多渠道增加对农村产业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将进一步加快林业经营机制改革,激活微观林业投资主体,切实维护农户和社会投资主体对山林的承包、租赁、转让等各项权益,加速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向林业产业的合理流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退耕还林建设,共同投资开发后续产业。

韩柏泉说,如果把退耕还林工程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后续产业就是叶片繁茂的枝杈。离开后续产业的发展壮大,退耕还林注定是棵不能健康成长的树。

从8月19日召开的安徽省林业工作会议获悉:从2010年起,中央对属集体林的国家公益林,补偿标准由每年每亩5元提高到10元。对此,安徽省也将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与国家补偿标准相衔接。在国家退耕还林到期时,适时将退耕还林的生态林纳入公益林补偿范围。一个又一个喜讯传来,退耕农户笑逐颜开。

就像岳西县传唱的那首民谣一样:党的政策实在好,退耕还林山绿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家家户户新气象;瓦屋变成别墅楼,幸福生活乐悠悠。


本文关键词:leyu·乐鱼,乐鱼体育,leyu体育,leyucom乐鱼官网官方网站,leyu手机在线登录入口,乐鱼网页版在线登录,乐鱼官网入口网页版

本文来源:leyu·乐鱼-www.xindongpi.net